简介

逆仙九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书院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放羊小哥带着王逸飞往书院方向走去。

沿途遇见了许许多多记忆之中的面孔,那些都是曾经的乡邻。放羊小哥和每一个人都热情的打着招呼。

一段路,便是一段过往。

王逸飞心间的温暖,就如同他嘴角的笑。哪怕至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他来。

这是熟悉,又是陌生。王逸飞的心,亦有千千结,脚步已经不自觉的慢了。

似有不舍。

但是不管走的快还是慢,只要走,便能距离目的地越近。

越走越近,便到了。

“济世书院”

四个大字龙飞凤舞,再由朱漆墨染,高高的悬挂在书院的拱门口处。

便是历了岁月,也不见丝毫脱落,反而更显岁月沉淀。

书院无门,只有一个大大的门框。这是夫子王守正特意叮嘱的,寓意有教无类。

无门,自然就能迎天下人。

放羊小哥送王逸飞来到门口,便即告辞离去。剩下的路,交给了王逸飞自己。

看着眼前的门框,看着朱红的牌匾,王逸飞久久没有进入其中。

曾有近乡情怯,今有过门而不敢入。

皆为情怯。

王逸飞便是归来的游子,但是他害怕别人认出自己。他更怕别人认出自己,而最终只是一场梦!

就在王逸飞踌躇之时,忽有钟声大起,声传四野。

这是书院的警世钟。

钟鸣三响,良久方歇。

王逸飞闻声而醒,惧意尽去。是的天下事有何不敢直面?

抬起脚,落下便是书院。

就在王逸飞脚步落下,忽然听见一个声音传来。

“少年何处来?”

却是书院的石阶处有一个老者正看着王逸飞。

王逸飞认出,这是书院的教习。他本是赵国大儒,因不满夫子封圣,所以特意前来挑战。

夫子王守正持弟子礼,与之明辨三日。大儒每每刁难,夫子皆答之坦然。

直至三日后,大儒再也找不到问题问询,最终喟然长叹。更感数日来夫子服侍事必躬亲,无丝毫怠慢轻视。

最终大儒评道:“夫子学已究天地,明万物之根本;更是身体力行,践行如一。实乃万世之师!”

从此大儒再也没有离去,成为了书院一教习,亦为一学子…

王逸飞看老者询问自己,当下恭敬行了弟子礼后才缓缓开口。

“尊师在上,弟子乃流落在外的书院学子,今日特意归家。”

老者本无心一问,却闻王逸飞回答坦然,当下也是微微怔愣。

“以学为家,这回答妙极。看来你是好学之人,书院是你的家也是没错。跟我进来吧!”

大儒说完,便是率先向书院内走去。

王逸飞看着老者的背影不禁苦笑。他的回答只不过是简单陈述,老者却是误会了。

但是老教习既然已经开口邀请,王逸飞自然不会拒绝,也是亦步亦趋的跟着老者走了过去。

进入书院,便是另一个天地。

这里是学的天地!

王逸飞跟着老教习,走过书院的很多地方。

一个个教舍,一个个教舍走过去。

看见了很多很多的学子,莘莘如苦。

王逸飞看着每一个人,眼神在每一个人脸上停留。

没来由的,王逸飞突然好想读书。那个他曾经最不愿意的事情!

是的,读书。

书山有路,王逸飞最有捷径。读遍诗词歌赋,阅尽千古文章,他最喜爱的却是神鬼志异。

如今,他更成为了曾经书中的主角。虽非大修,却足有常人未有之能。

他,是修仙者。

他,便是神仙一流!

但是,若有选择他或者并不会选择这一条路。

这条路,没有威严的夫子。

这条路,没有慈祥的袁娘。

这条路,没有谦后的兄长。

这条路,没有爷爷奶奶、没有叔伯阿姨、没有兄弟姊妹。

这条路,没有酒徒、没有剑弑,没有他的家人。

这条路,只有自己!

王逸飞感觉倦了,王逸飞感觉累了。

其实他一直都累。

但是他不能软弱,因为他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老教习带着王逸飞进入了最后一个教舍。

这一节,便是老教习的课。

老教习示意王逸飞进入教舍后边的空桌上。

原本整个教舍之中只有四十余八人。但是却是摆放了七七四十九张桌椅。

王逸飞来到那剩下的座椅之上,盘膝而坐。

这一刻的教舍,终于圆满。

王逸飞一进入这里,便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其中。就如同这里本就是为他准备。

老教习拿出一本书,递给王逸飞。王逸飞看着这本书却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其名《孝经•卷二》。

王逸飞缓缓的打开这本书,扉页赫然便是印刻着夫子的原话。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万千雷鸣轰轰,这是夫子写在孝经的扉页上的话。是他劝谏世人的话!

但是如何才能有如此深刻的体悟?

因为他,曾经痛失爱子!

那是一个名王逸飞的少年。

那是一次意外。在那最后一次的父子交谈之后,他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幼子!

看着着跃然纸上的话,王逸飞已经可以想象夫子当时含着泪的样子。

谁说父爱如山。只是山不言,当你懂了的时候,你就懂了。

看着含着泪的王逸飞,老教习轻轻的走了过来。似乎看出王逸飞的难过,老教习轻声道。

“莫湿了书卷,添了愁。”

王逸飞赶紧抬起衣袖,擦干了眼。解释了一句连自己都差点信了的话。

“风有些大,风中有沙。”

老教习看着王逸飞,终于是没有再问。反身回了自己的三尺台,开始讲今天的课程。

只见老教习缓缓开口,讲解起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王逸飞,听着老教习一字一句的话,从来没有那一刻他学习的如此认真。

他的脑海里,每一个字都在回响!

他,就如同一个真正的学子。听着,听着…

喜欢逆仙九问请大家收藏:(m.81zww.net)逆仙九问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