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穿成知青女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9(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经主席考察批示, 老一辈革命元帅的革命思想精神和觉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现决定对以下革命前辈们恢复原职……”

广播里的女播音字正圆腔的播报着这条震动四方的京都时事, 预示着这天, 要变了。

江秋月仔细倾听那些恢复原职人员的名单, 上面的人其实没几个, 当她终于听到有个姓彭的时, 脸上情不自禁地涌现出开心的笑容。

那个名字就是老爷子吧,他们那几位老人总算等到这一天了,真为他们高兴啊。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一步, 但是直到真的听到了结果,那颗担忧的心才算落到了实处。

只可惜彭敬业现在不知道在哪儿,不然他们两个可要私底下好好庆祝一番, 柳暗花明可喜可贺。

“你笑那么开心干嘛, 上面公布的名单有你认识的人?”刘爱英见她听了广播后的异样,想想她是从京都来的, 家世貌似不一般, 不由狐疑地问道。

江秋月控制住表情, 轻笑着摇摇头, 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只指了指京都方向, 说道,“这是一个信号,以后大家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些。”

刘爱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识趣的没再多问。

过了几天, 江秋月终于踏出养殖处,想去拜访一下政委,送点东西,外加打听一下彭敬业的情况,结果没找到人。

柳建国说政委是在傍晚被人接走了,江秋月猜测应该是京都来的人吧,毕竟好几位大佬都出山了,召回昔日的得力手下是正常的事,只是不知道政委是属于哪一方的人。

或许政委走时对柳建国说过了什么,让他知道了一点彭老元帅和彭敬业的关系,在江秋月找上柳建国打听消息时,他轻易就松口告知了,还想把前几天她送的东西退给她,态度上有点将她奉为上宾的感觉。

既然是送出去的东西,江秋月肯定不会再收回,直接推拒了,回去时想着政委真是给力,临走前还给她找个县官不如现管的地头蛇做靠山。

江秋月心里感激,有点遗憾没有同人家告别,可能是走得急,静悄悄的走了,希望以后回到京都还能见到。

稍后,江秋月就感受到上头有大佬庇佑的感觉了。

以往江秋月招惹了什么麻烦,大队长家一般会旁观,等她解决不了了才会帮忙,然后江秋月还要欠人情,拿东西还人情债。

比如之前村里传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柳兰花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同时他们也不知道江秋月到底做了没,所以先是置身事外看情况,不想惹得一身骚,之后等确定江秋月是无辜的,以及有礼品送上,他们才出手。

当然,江秋月不是抱怨和记恨他们不及时出手帮忙,毕竟没有人该天生对谁好,人家有人家的考量和原则,能帮的帮,危害到他们家的也不想扎手不是。

只不过是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有点香火情罢了。

而现在嘛,村里原本因为高云梅流产而起的对江秋月不利的传言,还没传开就被大队长家掐灭了苗头。

前后的差别主要就是在于,柳建国从政委那里知道了点两人的身世,再加上广播上天天播报的那个熟悉的姓氏,终于知道他们身边原来有两位小祖宗,不伺候好了咋行。

不管是畏惧大佬的官威,还是真心想照顾革命老一辈的后代,江秋月没有讲究那些,反正最终是她受到了实惠。

只是江秋月去隔壁的次数慢慢变少了,以往交际的情分变了味儿,索性一心宅在养殖处等彭敬业回来。

好在还有刘爱英说话作伴,两人继续喂猪打扫猪圈的工作,偶尔江秋月弄点好吃的,两人解解馋。

屋顶上的积雪初融的时候,江秋月没等来迟迟未归的彭敬业,等到了一则钢铁厂的招工启示。

临河村旁边不是有条河吗,顺着河往下走上几里路,就能看到到有座光秃秃的大山,山脚下临河建有几个高耸的烟囱,正是钢铁厂所在。

大烟囱每天每夜无时无刻冒着浓烟,下方错错落落建有一片房子,外面围了一圈围墙,很是封闭严密的样子,出入都要拿证明。

其实这个时候的工厂招工都是内部消化,有位置也是被内部员工介绍给亲戚占住了,所以这次放出的工位是临时的,只能拿稍许的工资和福利,不能把户口落进去,进而改变身份。

但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瞄准了位置,打着先进去再说,以后说不定能有机会转正的主意。

然而要真是这样,那些眼尖的内部职工早就给自家人或者亲戚哄抢瓜分了,哪里轮到向外发告示招工呢。

说到底,还是那些工位要求高,需要有学识有技术,也就是肚子里要有真货,靠关系靠嘴皮子是不能胜任的,所以才把招工启示发到了周围几个村的生产队长那里,主要还是想找几个能用的知青顶上去。

柳建国把知青们召集到一起,给他们把里面的道道掰扯清楚,想去的人可以找他开证明去报名,至于能不能进看个人本事。

知青们面面相觑,都想去。

虽然不能迁户口,不能从农民身份转成工人身份,但也是一条往上的途径,说不准进去后眼界更宽、机会更多,万一转正了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知青女配请大家收藏:(m.81zww.net)穿成知青女配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