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嫂难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秋收咯(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方怡并没有下地,她跟刘三娘在家里忙活着另外的事,这洋芋可不是收上来就完了,收获固然重要,但是收获之后的处理也尤为重要,这意味着粮食能不能在地窖里安安稳稳地呆到明年这个时候,特别是洋芋这种一个不小心就不能吃了的物种。

对于洋芋,刘三娘是不熟悉的,但是方怡知道啊,收上来之后,先摊开了晾晒一阵子,不能暴晒,也不能见水,要放在背阴通风的地方晾晒个几天,等表皮的水分干了之后,再装进袋子里,放进地窖里储存。

这几天,大家的心情都好极了,洋芋的产量大大超乎了预料,这种作物实在是实惠,不仅口感好易种植,还不受雨水的影响,那持续了十余天的秋雨竟然都没能让他烂掉,更重要的是它的产量还很高!这简直是比红薯还要好的东西了!

等收完洋芋,刘三娘之前准备的大白菜种子也能下地了,到了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进入了秋收农忙的时刻,因为地里其他的粮食也都要开始收获了,家里的常驻人口只剩下方怡和赵苗苗了,连赵立年和方辰都跟着下地去了。

方怡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先帮着刘三娘一道做了足量的早饭,等大家伙儿都吃饱喝足干劲儿十足地下地去了,她才来刷碗洗锅,给牲口喂食,还要处理那一大片的菜园子,所有的菜全部都拿来做泡菜,另外还要摊晒收起来的粮食,等到中午时分,还要再做一顿午饭送过去,虽然平日里吃两顿饭还好,但这一忙起来,肚子装得再满也不经耗,起初只吃两顿的时候,每天下午回来时,大人还能忍得住,但是几个小的都饿的前胸贴后背,小模样可怜极了。等第二天起,方怡就开始往地里送饭了,当然,背地里也没少被人说败家,不过她不在乎,其他人更是没时间在乎。这一天下来,方怡干的活儿也不比地里的那些人少,但她却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反而觉得干劲十足,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刻呢,就算是累死也愿意啊!

赵立夏和方怡两家百余亩的田地,秋收起来格外的艰辛,经过之前那一场秋雨之后,所有人的心底对着雨水都有种莫名的恐惧,恨不得能趁着天晴一口气把所有的粮食都收上来才好。但显然那是不可能的,所有只能分配,剩余的那些洋芋就让年龄最小的赵立年和方辰去忙活,而其他人又分了两拨,一拨人多的去收芝麻,一拨人少的则是去收棉花,这两样都是经不起雨水的,要趁早收了才行。

棉花是个较为繁琐的,因为棉株吐絮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必须要一趟趟地收,每回只能收取已经吐絮了的,等收过一回之后要等上几天再来收下一回,不过相对的,也不用那么赶急赶忙。收回来的棉花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晒了几天后要扎成堆,以方便下雨时转移。这棉花因为生长地段不同也有好坏之分,在棉株根部贴近地面的地方,那棉絮肯定是不太好的,而棉株顶部向阳的地方则相对要好很多,所以每次采摘的棉花都要分开了放,留作种的自然是要好棉,次一点的也要分离开来,到时候卖起来价格也是不同的。

不过比起芝麻,棉花真心的不算什么了,收芝麻才真心是个细致活儿!地里的芝麻虽然前阵子被雨水冲掉了一些,但总体长势还是不错的,尚未裂开的荚密密麻麻的挂在枝干上,一个个小巧而讨喜。芝麻跟棉花一样,是陆陆续续熟的,靠近根部的地方通常要熟的早一些,越往上熟的越慢,所以不能等到全部都熟了才去收,那时候就收不到什么东西了,那芝麻得全掉进地里去了。一棵芝麻杆上有五分之三的荚黄了就能开始收了,收的时候也要格外的小心,得一根一根地割,割完后还要拿到旁边儿的大竹筛子上抖一抖,把已经成熟了的芝麻抖出来,免得回头落到了田地里就可惜了。抖过了的芝麻杆也不能堆在地上,得放在竹筐里装着,回头搁到板车上一起拖回去。方怡第一次看到他们收芝麻的时候,差点儿没给愁死,这么大一片,都要这么收,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难怪芝麻这么贵!

然而,等傍晚的时候芝麻被拖回到家里,方怡才知道,白天那些程序只不过是开始而已,后头还有呢!因为不懂怎么处理芝麻,方怡就在一旁专心地看着,先往地上铺一张大篾席,然后再把芝麻秸秆从竹筐里拿出来,放到篾席上,用棍子全部都敲打一遍,把芝麻秸秆上已经成熟了的芝麻都打下来之后,再用稻草将芝麻秸秆扎成捆,挂起来等他自然成熟。每天傍晚都要拿下来放在篾席上抖一抖,直到上面的芝麻全部都被抖下来为止,一般都要七八天的样子才行。

而那些被打落下来的芝麻也要处理,把已经成熟的和还没熟透的分开了放,已经成熟的要摊开在太阳底下晒干,而那些没熟透的则要在屋里头放几天,等他熟透了才能拿出去晒干储存。

到了这会儿,方怡才终于明白农民的不易,看似普遍的一个小玩意儿,背后却需要这么复杂的劳动!也不由庆幸两家的院子都足够大,前后屋的空地也足够大,能够让他们摆上这么多的东西。然而,很快方怡就意识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芝麻算什么,高粱小麦玉米都还没动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嫂难为请大家收藏:(m.81zww.net)长嫂难为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