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港综里修道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药材与炼丹(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技术上讲究“白芍飞上天,茯苓不见边,川芎蝴蝶双飞片,麦冬三刀成勺片”。

因而赢得“药不过樟树不灵,不到樟树不齐”的美称。

百泉位于河南省北部,辉县县城西北五华里处的苏门山南麓。

早在隋朝百泉北岸山上始建“卫源庙”,每年农历四月八日在此纪念释迦牟尼佛祖的生日,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借古庙会进行药材交易,正式形成了百泉药材大会。

清道光15年《辉县志》载:“百泉,四月初一起,初十日止,四方辐辏、商贾云集,南北药材具备。”可见商贾来此交流药材的盛况。

据1931年统计,参加百泉药材大会的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安徽六省市42县623家铺户。

经营有南货,即四川、云南、贵州、湖广等地所产药材;山货,即河南、山西、太行山区所产的药材;

以及怀庆府所产的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大怀药”等,计约200余种。

风景秀丽的百泉,更引诱各地人士趁大会期间来百泉旅游,会期人数最多时竟达10万之众,故而形成“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说。

十月抽到初级炼丹术。

上至皇帝诸侯下至平民百姓,对长生都表现出无限的热望。

秦始皇就曾经派徐福去海外寻找仙方,试图达成所愿,当然并没有结果,徐福带着众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据说徐福身材短小,是日本人的祖先。

明朝嘉靖皇帝热衷于修道、炼丹,渴求长生不老,多年不问政事,搞得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最离谱的是因为用一些奇特的方法炼丹,结果差点被杨金英等一众受祸害的宫女勒死。

即使是这样,嘉靖皇帝仍然不改初衷,在炼丹的道路上堪称劳模,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最终玩火者自焚,年深日久地炼丹吃药,送了命。

明朝还有位泰昌帝朱常洛也爱好这口,不过他吃药是为了有个好身体可以多宠幸些美女,可身体状况比不得嘉靖皇帝,吃了大红丸,在位仅29天就翘辫子了,明朝三大案之一“红丸案”就是这么来的。

炼丹修仙真的不靠谱,可不死心的人总是前仆后继地涌现着。

炼丹成了一个热门行业,长盛不衰,晋人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

这种朱砂制就的药丸据说可以长生不老,这一颗颗药丸里蕴含着巨大的魔力,让人如醉如痴,完全昏了头。

著名的炼丹师除了抱朴子葛洪,还有“山中宰相”陶弘景、药王孙思邈。

陶弘景为了炼丹寻求长生,也是蛮拼的,不但隐居游历,遍访名山,寻求仙方,而且还在整理古籍《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吸收魏晋间药物学的新成就,写就七卷《本草经集注》。

“药王”孙思邈信奉道家老庄学说,而且也热衷于利学知识进行炼制丹药的探索,更是著就了大批医学典著,其中尤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等最为出名。

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些想长生不老的皇帝及达官贵人吃了金丹都落得短命。

而这三位都是高寿,古语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葛洪和陶弘景都活到了八十岁,而孙思邈更是长寿,年过百岁的时候视力和听力都还没有衰退。

喜欢港综里修道士请大家收藏:(m.81zww.net)港综里修道士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