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在春秋做贵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智氏之难(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为什么说在晋国的机会更多更大呢?当然跟晋国的军制改革有关了。

晋国设立三军六卿制度已经百年的时间,卿位家族就是一“军”的将或佐,家族的主要责任是在国家需要用兵时,拉出足够的士兵组成编制完成自己的责任。

其他家族同样需要纳赋,也就是出动军队参与国战,谓之为“赋”,也就是交“血税”。

所以了,贵族需要完成自己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他们也就需要保有足够数量的士兵,免得无法完成纳赋遭到削减封地。

这样一来的话,晋国贵族为了完成纳赋额度,肯定需要武德充盈,自发地从封地里挑选青壮来进行训练,大量的“羡”也就出现了。

智瑶尤其要感谢是魂穿到晋国!

理由相当简单,其他列国遵行宗法,嫡有长,则以长嫡子。

什么意思?就是一个家族有嫡长子的话,无论那个嫡长子再怎么不堪,未来家主还是会由他去坐。

晋国不一样,有过多次嫡次子接任一家之主位置的例子,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身有残疾的韩无忌主动让位给自己的胞弟韩起。

另外,晋国各家族之间的竞争很大,再来就是非常残酷,迫使各家族必须往仔细了挑选未来家主的人选,形成了“长无德行,次可代之”的观念。

那个“德行”含括非常多,反正在晋国以才能为重,再来便是道德,概括起来就是要“贤”。

所以了,晋国的家族认为情况紧急的话,会选择立贤不立长。

智宵看自己的父亲陷入沉思,转头很是嫌弃,甚至可以说看自己胞弟智瑶的眼神里带着怨恨。

自家兄弟,能有什么仇,非要用怨恨的目光去看呢?

说起来跟智跞和智申有关。这一对父子偏爱智瑶,偏爱到了忽视智宵是嫡长子的地步。

那么,逐渐长大的智宵哪怕自己不多想,他身边的人难道还不会各种担忧,进而再向他灌输一些智瑶威胁到家主之位的思想吗?

“你二人近日不可出门。”智申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智宵看了一眼远处的箭靶,又扫了一眼台狐,一声冷哼也走了。

远处的箭靶之上,靶心上插着几根箭矢,它们都是智瑶从十米之外射中。

“公孙失却肚量。”台狐之所以那么评价智宵,只有一个原因,若是以后智瑶别出的话,他将会追随智瑶前往小宗担任家臣。

面对台狐那么说,智瑶看着远去的智宵背影,心想:“尽管我有祖父和父亲的偏爱,还是要表现出足够的智慧与能力,才能窥视家主之位啊!”

喜欢我在春秋做贵族请大家收藏:(m.81zww.net)我在春秋做贵族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