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替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3章 吴侯赐字为公绩 元代献计袭夏口(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江东之中,不服其者甚众,其虽略定江东,但夙夜担忧,恐基业一朝倾覆。”

“因此故,伯符大肆重用外人,而对江东之臣子若即若离。”

“今君侯承基,功业愈甚,还望君侯小心用人。”

张竑能说出这番话来,孙俨一点也不觉得诧异。

张竑可是从许都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镀金回来的人。

他最近的种种用人举措,旁人可能还无法串联在一起知道他的深意,但张竑却一定可以察觉到。

对于淮泗集团的领袖人物,张竑不可能坐视威胁到淮泗集团的,新的利益集团崛起而无动于衷。

听到张竑的劝谏,孙俨轻轻叹了口气,

他说道,“世人皆言,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

“若是子布在此,恐怕就不会如东部这般温言相谏了吧。”

听到孙俨这么说,张竑也不禁有些郝然。

同样是劝谏孙俨不要太过相信江东本土臣子,张竑是点到即可的劝谏,而张昭的话,刚正的他,可是会动不动死谏的。

孙俨知道,自己有意提拔江东本土臣子这事,不仅张竑会劝谏,换做吕范,周瑜、张昭、甚至吴国太知道了,都会劝谏的。

这些都是真心为孙俨好的人,他们会对此事劝谏,不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而是担心这些江东本土臣子不可靠。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担心,实在是如张竑所说那般,孙策入江东之初,被这些江东本土之士族豪强,给搞得焦头烂额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孙氏对江东本土人士的不信任与偏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自找的。

孙氏本吴郡人士,亦是江东本土出身,当初孙策想以江东为基,也是有这层因素的考虑。

世人皆知孙策强权,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初入江东之初,孙策是怀抱着很大期望来临江东的。

在孙策入江东之初,严明军纪,军民奉命,不敢掳掠,鸡犬蔡茹,一无所犯。

这是孙策一开始对江东本土士族及豪族释放出的善意,结果孙策的这番善意,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遭到了报应。

孙策在初统江东后,对当地名士,皆是以师视之,特地将他们请来一起谈经论道。

结果这些名士当面羞辱孙策,引得孙策大怒,但这点,孙策最后忍了。

江东一地山越猖獗,盗贼遍布,但那些名门望族,豪族豪强,却总能在这么猖獗的贼势中安然无恙,这要是他们之间没有互相勾结,谁信。

去年要不是那些不服从孙氏的江东士族豪族作乱,孙策最后也不会无奈退兵。

最过分的是,江东大部分士族豪强,为了颠覆孙策在江东的统治,竟然勾结山越,盗贼在各地作乱,

当初孙权被孙策命为宣城长,结果到任当日就有贼寇来袭,这要没人通风报信,怎么可能。

扰乱自身的统治,孙策已经对他们忍耐到极致,而他们最后还要对自己的家人动手,这就让孙策忍无可忍了。

于是孙策大肆挥舞起了屠刀,杀到最后,

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

而那些人反对孙策的统治,不是孙策治理江东治理的不好,仅仅是因为孙策不是士族出身,他们看不上他的出身。

今年孙俨纳恽氏,举陆逊都得到了良好的反应,一方面是因为孙俨经过种种胜利后权威卓著,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孙俨乃是当世大儒张竑之徒,在身份上,已经可以被江东的士族所接受了。

这些往事孙俨不是不知,只是他身为一方势力的主君,他就不能太过偏用某一个利益集团,

这样不利于他的统治,更不利于他吸收更多的人才。

但面对张竑的劝谏,孙俨最后还是说道,“东部放心,孤用他们,却不会信他们的。”

听到孙俨如此这么说,张竑方才安下心来。

而在师徒两说完后,韩当已经敲响了战鼓。

随着吴军战鼓的响起,早已集结在黄鹄山下的吴军大阵,瞬间朝着黄鹄山蜂拥而去。

吴军十阵,第一阵将领为蒋钦。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其于周泰乃是同郡人士,但与周泰不同的是,在孙策还在袁术手下之时,蒋钦就已经投奔了孙策。

所以蒋钦乃是孙氏真正的元从之臣。

论忠心,蒋钦自然无须质疑。

而论能力,孙策到江东后命蒋钦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与孙策一同转战征伐,平定三郡。

其后他又随从孙策平定豫章,被调任葛阳县县尉。

后来蒋钦又历任三个县的县长,这三个县皆是遭贼猖獗的县,

而在蒋钦到任后,每县的贼患不过旬月,皆被平之,因此功,他被升为西部都尉。

去年,会稽郡冶地的贼寇吕合、秦狼等作乱,蒋钦领兵讨击,生擒吕合、秦狼,五县随之被平定。

因此功,他又被孙策转任为讨越中郎将,为了以示信重,孙策更是将经拘、昭阳两县作为他的封地。

所以,蒋钦是当今江东诸将中,极少的拥有封地的将领之一。

而蒋钦在鼓声一响起之后,就立马率军朝着黄鹄山杀去。

随着蒋钦率军进攻的行动开始,收到信号的董袭也已经磨刀霍霍,

欲向夏口。

喜欢替汉请大家收藏:(m.81zww.net)替汉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