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家掌门天下第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1章 全知之力(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道一宗和王母宗并在了一起,要想做到这一点,对于如今神州赤县当中的修士,本就没有多难。

当年陈沙在元神境界的时候,就曾通过天蒙石碑将道一山缩入芥子空间法器当中,原地移山带走,如今神州赤县当中成仙成神之人不在少数。

道一宗和王母宗现在合并在一起,不用人说,依然就成为了神州的中心所在,甚至就连他所在的这片神州和中央大地所处的扶摇国,也都隐隐在看着这里的脸色。

但却在今日。

整个扶摇国上下的各州郡的土地、城皇、河伯、水神、各个地方的灶王爷,这一整个国家的合道神仙们,全都看着道一山天穹上的那密密麻麻的身影。

一道道的身影上面,身披麻衣,头戴白布,每个人的气质全都很相似。

古老。

邪异。

吊诡。

就好像那密密麻麻的人都是一群哭丧的孝子,看起来虽然人数很多,但因为他们的气质相同,就好像是同一个人。

“巫族!”

颤抖、敬畏的声音,从扶摇国皇室当中传出,百官群臣,以及各路供奉全都望着神州赤县方向的天穹上的那一些人,感到灵魂发麻:

“突然就出现在了,降临到了那里,他们要干什么!?”

巫族。

与传说中的古族一样,是上古八神之中,与古之一族唯二形成种族的族群。

古、巫二族,与其他神系不同。

传闻最早的古神和巫神,只将自己当做比其他同族出生的更早一点,在本源上,即便是其他古修不可能如他一般,但他也将之当做为兄弟姐妹。

不像是其他几位上古创世神,在自己的神系当中,有着清晰地上下从属关系,不称之为兄弟,而称之为辅神。

虽然古神和巫神在对待自己同源一脉的神祇时候,态度相同,但其各自象征着的宇宙大荒大道却是南辕北辙。

古神象征着宇宙大荒之中最强大的力量,近乎无所不能,没有敌人能够与他角力,是力量大道的完美诠释。

巫神就相反。

如果说古神是世间一切力量大道凝聚而成的具象存在,近乎无所不能。

那么巫神就是世间一切思想心灵凝聚而成的具象存在,近乎无所不知。

传闻,当初在上古时代,雷神掌握造化和毁灭之能,拥有赋予大荒生机的能力,于是诸神便让雷神去创造万物,就这样雷神创造了大荒世界的各种野兽。

到了最后创造人的时候,雷神想以自己为模板,于是在大荒世界留下了一个印迹,是他的一脚印,形成了‘迹身’,化名雷泽。

后来有一个大荒女神,一日到了雷泽处,两人感应孕育,终于生出了一对跟雷神一样的生命,可又有一点不同。

雷神的形象是龙身人首。

那对儿女却是蛇身人首。

显然雷神的形象并不能完全被复刻到他想要创造的“人类”身上。

甚至于连那对儿女也不能再继续创造出生命了,因为雷神的“龙首人身”和那对儿女的“蛇首人身”,都是大有玄妙的形象。

似乎只能创造出第二代,后代再也没有了,这根本不能称之为一个种族。

雷神龙首人身,其本质象征着宇宙的阴阳融合,她的本体盘起来就是一个“道”字,本身就是诸神当中道性最强大的,所以才能够约束住水、火二神,以至于最后因为雷神陨,后土大地也崩碎了,是以他的形象就是一种“先天道体”。

而其一对儿女虽然不如,是蛇首人身,却也是近道体。

雷神无奈,只得求助于诸神。

终于诸神想到了一个法子,那便是集诸神之力,一起创造一个种族。

后土皇地祇拿出了自己的土、水神贡献出了自己的水,火神赐下了自己的火,由雷神的那一对儿女鞠水抟土造人,再用火神的火烧成人形,可最后还是缺少了血肉和精神。

这个时候,巫神赐给了人们独特的精神和心灵,古神从自己天底下最强大的体魄挤出了血精,让人们拥有了血肉之身。

到了最后,斗母说人族集众神之力被创造而出,被寄予了厚望,因此可让群星之中的八万群星恶煞一生下来就照应到每一个人,并伴随着群星的轮转,人的一生也需要经历各种命运,有自己的命中守护星神。

其中最好的星斗入命之局,叫做“黄道吉日”,便是陈沙前段时间诸神随行的时候。

也是因此。

人类虽然没有如雷神所愿一般,被创造成为一个个的‘道体’,与他一样,但却均衡的得到了诸神的各种赐福和心血。

从某种意义上也形成了到后来,上古崩塌,天庭消失,诸神或陨或隐后,人类可以合道于诸神果位的事实。

因为在一开始,人类的老祖宗们体内就有着各种创世神的神性,最后被延续了下来。

所以也可以说。

巫族的巫神,其实就是人类的精神心灵之母,大家的精神和心灵的力量,都是来自于她。

在上古之战,天道崩溃之后。

诸神死的死,隐的隐,反倒是形成了种族体系的古族和巫族保留的力量最多,但与横行于世,称霸如今四海八荒某些大地上的古族大神不同。

巫族一向都是很孤僻,有一些避世。

听说在地仙界之外的其他世界,虽然也留下了一些古族和巫族的传承,但也从未见他们去接引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家掌门天下第一请大家收藏:(m.81zww.net)我家掌门天下第一八一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